第168章(2 / 2)

还有种小规模的科举。

那种科举称作制科。

可以参加制科的,全是全国闻名的饱学鸿儒才子。

而可以考中制科的,便可以飞黄腾达。

策论这个类目,就是在制科考试中出现的。

到了宋朝,便是科举与制科并行。

科举用来大面积选拔人才,制科则是留给精英的单独通道。

宋朝的制科还要求,得已有官员身份的才可以参加。

算是遴选类的考试。

著名词人苏东坡,便是通过制科选拔,被认为是将来的宰辅。

科举也好,制科也好。

策论最初的想法,就是陛下向天下士子,寻求施政问题的良方。

发展到大周的时候,策论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题目。

所以大周的策论,通常也是理解四书五经为主,甚少涉及到朝堂政策。

例如“论施政得失”这类题目,便算是问政了。

所有的贡生都激动起来。

今年的殿试考题居然是问政!

这代表什么?

代表陛下不耻下问,向这些贡生询问,“朕做的如何?”

这策论要是答好了,可是可以名留青史的啊!

有一篇留名的问政文章,便是汉武帝时期,董仲舒写出的《天人感应疏》。

最新小说: 拳手与金毛 我花开后百花杀[女A男O]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? 女配在九零靠赚钱苟命 快穿系统:渣女和反派才是绝配 穿书后无CP男主叫我夫君 与科学家天团同窗的日子 年方八岁,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! 重生八五,离婚海钓养娃赚翻了 穿成六零极品炮灰,我绝不洗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