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须果断做出取舍。如果为了保全名声,那就得再多留几天,同时派出更多军舰搜索失踪的货船。即便最后没找到也算尽了全力,不会被陆军埋怨和记恨。
如果为了战事顺利,最好快速抵达锚地,减少在大海上航行的时间,以免再碰上极端天气,继续增加损失。
另外舰队装载的两个半卫陆军大多没接受过远航训练,突然间拉上船从各地辗转颠簸个把月送到珍珠港基地,还没完全适应过来呢,又上船继续漂洋过海七千多公里,再好的身体素质也会吃不消。
当非战斗减员到达一定数量,军队就会失去战斗力,那时候就算一个人不落的把陆军全送到了指定海域也是枉然。
不过指挥舰队航行虽然是自己的权力,用不着向任何人请示,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别人的意见,比如陆军都督杜文焕。
做为两位平级的战区副总指挥,一个负责指挥海军,一个负责指挥陆军,从总参谋部下达的任命文件上看,职责划分得非常清晰。
凡是用船航行作战的事情都归自己指挥,而离开船到了陆地上之后就由杜文焕说了算。如果还有职责不明的地方,又谁都不想让步,那就去找总参谋长要求裁定,谁让他是珍珠港战区的总指挥呢。
然而做为多次参与过登陆战的塞特尔,绝不认为这么安排前线指挥官权限是对的,尤其是平级的设定简直太蠢了。
能做到这个职位上的军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不甘于人下之辈,脑子里必定有一套作战思路和经验教训。不论按照谁的想法去实施都有可能成功,但把两个以上的思路糅合在一起就不见得是1+1=2了。
而权限清晰的平级设定,就是要强行把两套思路往一起掺合。如果有个裁判时刻盯着还不太糟糕,大不了天天吵架,最后去找总参谋长裁定呗。
可宇航员只是挂了个珍珠港战区总指挥的名,实际上却悄悄去了西南都司,根本就没跟随舰队东征。这下两位副总指挥如果发生了不可调和的意见分歧,连个能做主的人都没了。
此事皇帝肯定知道,但为什么没有阻拦或者调配新的总指挥填补空缺就没人知晓了。对于如此不太合理的安排,塞特尔有自己的判断。他认为这是皇帝有意而为之,是在考验自己和杜文焕的指挥协调能力。
更大可能是要考验自己,杜文焕做为陆军元老,跟随皇帝东征西讨那么多年,肯定经历过多次考验,没必要再多此一举。
所以在这次远征过程中,塞特尔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。不管是不是分内之事,只要有机会都要多听取杜文焕的意见。如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