势。
但不管日本人如何分配兵源比例,大明帝国好像都是吃亏的一方。白白给人家训练军队,还要提供相应的武器装备和船只,最终除了点好感之外好像什么都得不到。如果两国产生了矛盾,怕是连个谢字都捞不到。
谁要是这么想,谁就被景阳皇帝给算计了。帮助日本训练新军本身就是个大坑,只要幕府答应了,不管用何种形式都等同于上当。
原理很简单,古人云,近朱者赤近墨者黑!既然是要学习先进的军事理念和技术,自然不能把大明军事官员排除在外。
只要这些人去了,且成为了教官,士兵们就没得选,必然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。还不仅仅是军事理念,而是点点滴滴全方位的。
那会不会事与愿违,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耗费了大量人力、财力,结果教出一群白眼狼呢?
在这个问题上洪涛还是比较乐观的,因为后世里有诸多鲜活的实例可以证明,只要跳进大坑没人能全身而退。
清朝末期,西方列强就这么玩过。他们通过出售武器、派遣教官,在清政府的新军中散播思想。结果正是这批接受过西方思想熏陶的新式军人,把大清皇帝给推翻了。
日本更甚,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多次全盘接纳了西方理念,在一跃成为亚洲强国的同时,也从意识形态上认同了欧洲。
目前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足矣在亚洲横着走,由此连带着科技、文化、以及信仰也一起变成先进。人的本性就是慕强,日本人在这方面尤其明显。
通过军事交流打开日本幕府的封闭政策,再从科技、文化、信仰以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,就是洪涛对日本的长期外交政策。
短期的其实已经拿到了,用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利益,在德川幕府与各地大名之间制造矛盾。有些矛盾可以调和,有些矛盾无法调和,时间长了会产生裂隙,裂隙大了就是冲突。
从陆战卫和海军的兵源选择上就已经看到了裂隙,九州、四国、关西地区的外样大名们试图通过让自己子弟加入新军,来影响和控制军权,幕府和谱代大名们同样也是这么想并这么做的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日本幕府和部分大名之间已经出现了军事对抗的苗头,随着时间推移,新军壮大,小苗也会跟着成长。
正在交谈的这两位日本新军军官,椋原大鲸来自对马藩宗氏家老椋原家,桦山轻羽则是萨摩藩岛津氏的家老后辈。
家老属于藩主的主要帮手,通常会好多代人不离不弃。派他们前来加入新军的意图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