岛面前。
从街头巷尾报童们疯狂挥舞的报纸头版上,从半岛酒店露天茶座绅士淑女们压低声音的兴奋议论里,从叮叮当当驶过的老电车车窗外晃过的醒目大字标题上……
“惊天奇闻!
霍家太子夜闯柳小姐香闺,遭神秘日本华裔天才少年当场‘爆破’!”
——《星岛日报》头版主图是一张精心绘制的画稿:少年微笑着点燃引信,一个粗陋铁桶口火花喷溅,背景是霍震挺惊惶后退的漫画形象。
“火药桶轰开豪门恩怨!
浅水湾昨夜上演‘爆炸性’冲突,霍家嫡系传人首遭滑铁卢!”
——《明报》则以极尽渲染的笔墨描绘那声震撼四方的“铁桶炮仗”。
“神秘富豪小林天望手段超然!
霍震挺颜面扫地,港岛情势风云再变!”
——《工商日报》聚焦于那个如彗星般崛起的少年身影。
“霍少狼狈退场真相:并非柳小姐拒之门外,实被鞭炮声吓退三步!”
——一份花边小报标题更是带着恶毒讽刺的油滑。
茶楼里热气腾腾的点心推车旁边,西装笔挺的男人唾沫横飞:“哎呀霍大少这次真是跌晒眼镜啦!
被个十几岁的细路玩得团团转哦!”
“你唔知,我老表嘅朋友就住浅水湾对面,他话那声音简直好似打仗,仲有一大股硝烟味飘出来!”
另一个人绘声绘色地补充,“那铁桶炸得嘭嘭声,霍大少嘅样啊,好似见到鬼咁!”
“听说那个小林先生还同霍少讲,系送豆油啵!
送豆油用爆竹炸桶嘅?
明摆住系落霍家面子!”
“厉害厉害!
呢个日本仔唔简单!”
这些喧嚣如潮水般席卷了整个港岛的白天,街头巷尾,无论商贾精英,还是贩夫走卒,口中咀嚼的都是“霍大少”、“铁桶炮仗”、“小林天望”这些字眼。
人们津津乐道于霍家嫡子栽下的这个史无前例的大跟头,揣测着那少年诡异的手段,以及这场冲突背后牵连的利益漩涡。
然而,就在这铺天盖地的八卦洪流之中,一份印刷粗糙、纸张泛黄、平日里几乎无人问津、发行量跌穿地板的《港岛晚报》,却静静地躺在庙街街口一个最不起眼的破旧报摊角落里。
摊主老头靠着墙打盹,连吆喝的力气都省了。
它今天的头版异常简洁干净。
没有耸动的照片,没有煽情的标题,没有花边的绯闻,甚至没有任何具体的新闻报道内容。
在报头《港岛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