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事实通报,不准做任何煽动性报道或深度评论,尤其不能跟风渲染其‘奇迹’色彩!
第二,立刻派人,不管用什么办法,渗透进那个小林天望在元朗合兴工业大厦租赁的代印车间!
搞清楚他们的印刷产能规模、纸张来源、油墨供应商、工人背景,最好能弄到他们的印刷排期表!
知己知彼,才不会被它打个措手不及!”
而在诸多喧哗的报社高层中,《明报》社长查良镛,也就是金庸大师的办公室显得异样安静。
大门只是虚掩,金庸先生背对着门口,静静伫立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。
窗外的中环楼宇在晨光中渐次分明,他的身影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与苍茫。
白发微霜,映照着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。
总编王阳拿着一份译稿,脚步放得极轻,走到他身后,低声道:“查先生,多方消息都证实了,《龙jump》第二期五百万,只用了十八小时,不仅日本,震动的是全球出版界。”
他将那份由报社精英翻译自《读卖新闻》头版深度评论的稿件递向金庸。
金庸没有接。
他依旧望着窗外那片属于港岛的、喧嚣又脆弱的热土。
过了许久,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才从胸腔深处缓缓吐出,带着千钧之重:“唉——东洋狼……来了啊。”
……
这叹息,像一块巨石投入主编王阳的心湖。
他先是一愣,随即明白了老板所指,忍不住宽慰道:“先生是在说这东洋杀出的纸媒天才黑马小林天望?
不过,他那《龙jump》虽看似来势汹汹,毕竟根基在漫画周刊,少年热血题材。
我们《明报》立足百年新闻之根基,以时政评论、深度分析、文化内涵见长,读者群沉稳且忠诚,想来……”
他试图找出更有利的理由,
“况且,报纸这行当,水深门高,绝不是一本畅销漫画周刊办得好,就能轻易跨足并站稳脚跟的……”
“糊涂!”
金庸猛地转过身,眼神骤然锐利如电,直刺王阳心底。
那丝文人惯有的温文尔雅荡然无存,脸上只剩下商人的冷冽嗤笑:
“漫画周刊?
你真以为他那野心的边界就止于此?!
报纸!
这才是真刀真枪的血肉战场!
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!”
他一指窗外鳞次栉比的大厦,语速因激动而加快,“你看看外面这片江湖,哪一家大报不是数十年巨擘盘根错节?
包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