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 可行性(3 / 3)

,总质量约为木星质量的0.9倍,质子数量约为1054颗。

现有证据表明,质子的寿命为1037年。

如此计算,平均每年,这颗气态巨行星的液态金属层之中,便有大约1017颗质子发生衰变,平均到每秒钟,便有大约32亿颗质子发生衰变。

质子在具备极高压力的液态金属氢层中,本身便起到了支撑物质结构的作用,就像是一个个小弹簧一般。

每秒钟,便有大约32亿颗这种小弹簧忽然间消失。对应的,其周边物质骤然失去支撑,便会引发那种“振动”。

那么……能否通过探测这种“振动”,来证明质子衰变的存在,并对质子衰变的过程进行研究?

李青松并不确定这种探测路径究竟是否行得通。

毕竟,32亿颗质子,听起来多,但实际上总质量甚至比不上一个病毒。

如此之微小的质量损失引发的“振动”……真的具备被观测到的可能性吗?

从直觉上,李青松感觉有些不太可能。但现阶段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,那便探索一下,验证一下可行性吧。

最新小说: 公路求生:开局征服女明星 重生2013:超级科技帝国 斩天刀 末日序曲 宿主太野,主角配角全沦陷 说好的民企,空天母舰什么鬼 网游:1级的我,偷窃神明 机甲星辰战记 全民求生,获得D级人员模拟器 穿越成顾横波后的传奇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