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顶替并不是没有发生过,可谁会想到用来顶替民兵?
将军的脑瓜子的确够灵活。
“以聚众昌的名义去招人,最好让薛家老爷去办,咱们不出面。”赵雍随后说道。
“把人单独拉到一起,不要与别人混在一起。”
众人纷纷讨论。
王信听了听,基本没有问题了。
这就是环境决定。
现在随着军队的人数增加,士气已经无法达到忠心耿耿,甚至在扩兵的那段时间,掉到了忠实以下,好久才升了回来。
等军队人数过万,以以往的经验,士气必然又会掉到忠实以下。
不过随着自己升官。
参将的职位,可以看到九个属下的状况。
一个月看九个,每年看一次,可以绑定一百零八个,每半年看一次五十四次。
如果慎重起见。
每三个月看一次,也有二十七个。
虽然无法保证所有的军官,但是可以时刻监督高级将领,以及对自己很重要的军官。
但是这样的效率并不好。
每年看一次就够了,虽然这一年足够发生许多意外,但是做人要对自己有信心,如果完全需要依赖系统,那自己的做人的能力也太差劲了。
那么每年分一半给军官,分一半给自己的亲卫。
自己带领两百亲卫。
每年分一批出去做军官,五十四个名额够用。那些真心实意的人分去军队,而那些口是心非的小人,自己记上一笔暗中淘汰。
如此下来,效果才是最好。
并不完全是为了让军士们忠心自己。
军队不同其他。
一条心最重要,所以不希望有小人混杂在其中,大家团结一致,也是自己至今百战百胜,哪怕以寡敌众也能取得大胜的关键原因。
现在随着军队的人数增多,自己无法再保证每名士兵的忠诚,甚至连许多军官也看顾不过来。
但是依然要尽力保证,军官层面上的一条心。
还是为了打胜仗。
民兵的事情,以及请薛岩出面,王信交给赵雍去跑。
张灿和马范,还有刘英等人训练骑兵。
汤平训练炮兵。
刘通赵胜等一样如此,各司其职。
王信留下严中正。
“我的两百亲卫大多是军中孤儿出身,其余也是从军队挑选出来的,这几年勤练武艺,常加操练,骑射也没有放下,各个都算精兵。”
王信介绍道。
听完王信的话,严中正大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