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人,真的不能想想办法吗?他们可是足以媲美春日部防卫队的存在啊!我有信心把他们打造成地方标志特色啊!我在《汴京时报》真的有人啊!”
州府衙门的偏院里,凌晨嗓子都快要冒烟了,腿肚子也有点发软。
为了解决山神庙七个葫芦娃的生存问题,凌晨专程跑到府衙里来咨询和寻找帮助,结果差点没跑断腿。
他先去找的户科,结果户科的书吏要求凌晨提供孩子们的籍贯和父母姓名、籍贯。那帮小屁孩知道个屁的籍贯啊!要是有父母,还用的着我来奔波?
磨了半天后,户科的书吏实在受不了了,就让凌晨去找主薄,只要主薄肯批款,他们立刻就安排胥吏把这几个孩子送来府城的共济院照顾。
结果负责沧州城及周边乡野人口管理的主薄正在忙着跟人喝茶,没空见凌晨。
直到凌晨掏出采诗官的令牌,对方才终于肯放下茶杯出来见上一面。但是本着公事公办的态度,并没有批款。
因为府衙里的财政并不宽裕,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,如果每一个人生活有了困难都来找官府接济,那官府也别想干其他的事情了。
所以他建议凌晨把这些孩子中年纪小的送去附近村中人家,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收养。大的送到城里酒馆、作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当个学徒,起码饿不死。
而像已经成年的华萤,完全可以托媒婆给她找个人家嫁了嘛!到时候夫妻二人一起努力,共同为了幸福生活奋斗,不好吗?
不得不承认,主薄的建议是比较符合现实考量的,也是最合理的处理办法。
但是凌晨内心有点不愿意,谁知道送养的人家是个什么德行?万一虐待孩子咋整?更何况还有两个是小女娃,大郑重男轻女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,万一受罪吃苦咋整?
虽然到最后可能还是无法避免。
这事儿是自己有点不占理,贪图的有点多。但共济院里有那么多孩子和老人,多三副筷子又不会吃穷谁。凌晨只想把最小的那仨丢进去,剩下三个大点的小伙子和华萤,他再想其他办法。
但是主薄态度很坚决,根本不松口。
采诗官只有监督权和举报权,并没有干扰地方行政执法的权利。而且这事儿主薄做的并没有过错之处,就算是告到御史台,他也不虚。
唉!
最终,折腾到大中午的凌晨只能空跑一趟,跟华萤灰溜溜的离开衙门。
他完全可以亮出殿帅的身份,那样子一来,别说去什么共济院了,就是让鼻涕都擦不明白的小七骑在主薄头上拉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