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,互相总能有个照应。如果岁数大的干不动,到时候也就回来了。
西山屯五十五户,一共出来了八十二个劳动力。这些人除了武大林扛着两个大包,其他人都没什么行李。
毕竟这屯子刚吃饱饭还没几天了,他们一人就是身上这一身衣服。
可这八十二人里,有五十人都背着气枪。
虽然过了冬天,打灰皮的难度增加了十倍不止,但西山屯人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,他们赚钱改变自家生活的心永远是那么的火热。
他们背枪上山,是要在休息时间进山打猎。虽然难打,但多花些工夫总能打到。
佟友丰作为西山屯首富,持有16号猎枪的他,并不参与这次集体务工。用他的话说,屯长、会计都不在,民调主任又走了,他这个民兵队长必须留下主持大局。
此时民调主任张兴隆走到赵军面前,道:“大少爷,你拉我们上趟铁匠炉呗。”
自从知道王美兰对他不满以后,张兴隆对王美兰和赵军的态度恭敬了许多,也跟着其他人叫赵军“大少爷”了。
“嗯?”赵军一怔,就听张兴隆说:“我们一家订了把侵刀。”
以前的西山屯是困难,有一些人家甚至都没有菜刀。
自从傍上赵家,西山屯家家户户都有了收入,一些生活的必需品都添置上了。
但刀斧这些东西,也没几家有富裕的。如果把刀拿上山,家里就没用的了。
所以这帮人一商量,干脆到铁匠炉定制了六十把侵刀。
接到这大单的时候,铁匠炉的两个老头都懵了。
铁匠炉离这里也不远,赵军当即招呼这些人上车,直奔铁匠炉而去。
十分钟后,吉普车、解放车停在铁匠炉外,解放车的西山屯人呼呼啦啦的,一多半人都下了车。
没两分钟,一个个又都从铁匠炉出来,边走边往身后别刀。
他们订刀的时候,还订了配套的刀库。
“大少爷。”武大林一脸笑容地来到吉普车旁,对车里的赵军道:“你看我们像跑山的不?”
“像,太像样了。”赵军笑着应了一声,然后推开车门,下车拍了拍手。在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后,赵军说道:“干装卸那活儿可辛苦了,不像你们想象那么简单。
咱就想吧,那大原木都上千斤,一干干一天,收工了啥也不想干,有的时候累的饭都不想吃。”
“没事儿,大少爷。”这时,张兴隆凑过来说道:“我们这些人,别的吃不起,就能吃辛苦!
晚上收工回窝棚就睡,第二天早晨早点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