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送你们到各自村子的。”
张家人和另外一家被分到了这里,不过是在不同的村子。此时两家人抬头看了看牌楼上的三个字,虽然不认识,但还是努力记下了形状。
磨石镇不大,街道没有县城的宽敞,两旁的商铺看着也没有县城的显眼,但却给人安稳与平和的感觉。马车停下之后,便有两个人走了过来,与赶马车的官吏们打着招呼。两家人则是有些紧张的待在一旁。
“关于借贷粮种的告示不仅要贴上,而且去到各村也要对百姓提起,还有春耕之前也一定要警惕虫害的发生……”
县衙的官吏嘱咐了好一会儿,又仔细的看了看镇上的告示墙,随后点了点头,对着拘谨的两家人指了指,又交代了两句,这才赶着马车离开。
“去张家村的,跟我走!”
听到这话,张家人有些紧张的跟上了喊话人的脚步,回头看另一家,已经跟着官吏打扮的人走上了和他们相反的方向。
“上车吧!”
“哎!”三人赶忙听话的又爬上驴车。
“这张家村呢,离镇上有二十里左右,村子不是很大……”
吏员一边赶着驴车,一边介绍起了那里的基本情况。张北余一家听到格外认真,毕竟他们以后的家就在那里。
驴车在经过两个有些颠簸的土坡后,远处已经出现了人家。而张北余三人的心也从期盼逐渐变为了忐忑,村民如果不喜欢他们怎么办,如果冷落他们怎么办,如果欺负他们又该怎么办?
“张家村的人还是不错的,但如果遇到了不平之事,也不要一味的忍气吞声,明白吗?”
“明白了!”
对,还有知县大人为他们做主呢,所以一定没有问题的。对于如今的张家人来说,知县和县衙已经变成了他们勇气的来源。
驴车已经来到了村口,天气还没有彻底暖和起来,但今天的日头不错,所以即便日头已经开始西斜,还有村民坐在村口闲聊着。
“呀,是官爷来了!”
说罢都冲着驴车围了过来。还向着村里吼了两嗓子,随后注意到了站在官吏身后的三个人好奇的打量了两眼。
此时听到喊声的村民,也陆续走出了家门,让官吏的铜锣都没有能派上用场。
“官爷,是不是来给我们讲古牢关访闻了。”古牢关访闻接收最及时的无疑是肇原府城及周边的百姓,其次是各县城,然后是乡镇,最后才是下面的村子。
虽然如今村里的百姓们都知道了古牢关大胜,傲鲁部覆灭的消息,奈何古牢关访闻还没有追到大胜傲鲁部,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