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情况。
大唐,长安。
观音菩萨化身为一老僧,售卖九环锡杖和锦斓袈裟。
“袈裟五千两,锡杖二千两!”
水陆法会之上,老僧捻着白胡子,声音清亮,佛性十足。
他的叫卖,很快引起了唐王的注意。
法会之后,大殿之中。
送出九环锡杖,锦斓袈裟之后,老僧引导玄奘法师求取真经。
“你所讲,均是小乘佛法,度己难度人,可知道,还有大乘佛法!”
“大乘佛法?何处可得?”
对于佛法,玄奘法师总是痴迷。
“西天灵山,大雷音寺!只不过,这经,可不好求啊!”
看着眼前的金蝉子,观音菩萨将求取真经的难处,一一列举了出来。
前世,金蝉子作为如来弟子,之所以被贬,就是因为轻慢佛法,怠慢真经。
他本心不坏,只是自小随如来学法,眼高手低,因此如来才贬他下凡,轮回历练。
如今,苦苦当了十世好人,却依旧不得正法,方觉真经难觅,正法难求。
虽然没有前世记忆,却有一股执念累世而成,让他势要求取真经。
“纵然千难万险,我也要求得真经!”
观音见此件事了,满意的点了点头,显了本相。
“观音菩萨显灵了!!!”
在场的众大臣,顿时跪倒一片。
对于绝大部分凡人而言,无论哪一路的神仙,都不是他们能得罪的。
有求于神,敬畏神,无论出于哪种原因,姿态都放低很低。
穿着锦斓袈裟,拿着九环锡杖。
唐玄奘,踏上了取经路。
负山伽蓝在锦斓袈裟之上的定海神珠内,观察着唐僧的一举一动。
其他伽蓝和揭谛,也和四值功曹,六丁六甲一道,监察着唐僧的功德与错漏。
然而,唐僧不愧是唐僧,规矩正派,半点不带含糊。
君子慎独,唐玄奘,独而不改其行。
原本,唐王是给唐玄奘安排了明暗三波护卫的。
但是国内的暗探,只能送到国境线。
明面上的随从,也只能跟到两界山外。
荒郊野岭,步履维艰。
若只是艰苦也就罢了,观音菩萨可是说了,这一路西行,还有妖魔鬼怪拦路,魑魅魍魉挑事。
凡人望而生畏,自然不敢挑战。
李海益以负山伽蓝之身,潜藏在锦斓袈裟之中。
定海珠闪闪发光,一股神力,加持到了携带袈裟的唐玄奘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