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外的各位。”
廖峰微笑:“至于价钱……”
对面洪老板心头一紧。
廖峰则说道:“……维持先前原价不变,毕竟是同一期画报嘛。”
“廖先生年纪轻轻,当真有大将之风。”洪老板由衷赞叹。
不过他也听出廖峰眼下之意:
下一期画报,就未必还是如今的价格了。
但如今洪老板已经管不了那许多。
青春画报打响名头,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进货赚钱。
晚些时候,外地县市书店、报摊能通过其他书商补上货,他却没有新的青春画报提供,难免叫书店、报摊看轻,小瞧了他供书的渠道。
和洪老板相同想法的其他东海书商,这些天也重新赶来钱塘城,大家都怀着相同心思。
廖峰得过李根吩咐,确定接下来的加印最多七千五百本。
第一期青春画报,总计两万五千。
再往后,将出第二期。
一方面是两万五千本画报,可以满足只有李根自己才知道的生产指标五十万张。
另一方面则是饥饿营销的考虑。
第一期,不管是书商还是读者,注定都吃不饱。
等到第二期,他们还会有激情。
至于第三期,李根不知道别人会不会给他那么多时间。
…………
钱塘城里,不止一家印书局,辗转购买青春画报第一期,送到工坊让自家印刷技工研究。
“一多半都是彩页图画,这要多少成本啊?”
“成本只是一方面,石印那么慢,最熟练的师傅你把人手加一倍,搞这么一本书都要好久。”
“青春画报用了多久?”
“文礼局那边打听,记录在案也就两个来月,不知道是否提前开印。”
“这么大的本儿,怎么敢提前开印?文礼局不通过那不是傻眼了。”
“最熟练的工人,石印描摹,也没法这么逼真吧?”
“难道是雕版?”
“更不可能了。”
“我倒觉得是映像纸翻印的,可是映像纸都是黑白的,而且怎么把映像纸这么大量的翻印?”
“画上这些女人,或许知道情况,去问!”
问回来的结果,仍然让大家傻眼。
“真有能出彩色映像纸(彩照)的映像机(相机)?”
“可就算是彩色映像纸,怎么印刷呢?他这绝不可能是真正的映像纸一张张洗出来再装订,那样的话一本画报成本岂不是要几百银元?”
钱塘城之外,东海省其他地方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