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他们可都听说了。
他们可不会再重蹈覆辙了。
所以,百姓安顿的事进行的也倒是顺利。
而且,很快他们就可以自己种上庄稼了,到来年午季粮食就下来了。
布和棉也都运送过来了,他们不仅自己做了新棉衣,还给将士们准备了棉衣。
沈修远他们在春城驻扎着。
齐王他们都已经退到了九城内,死守九城。
京都的防御自然是所有城市中最好的。
若是强攻,必定是一场硬仗。
所以,他们在这里驻扎休养着,并且派使者前去送信。
送信的使者并没有进城去,而是将信放在了地上,陆青他们派人过来取走的。
他们将信打开一看,是沈修远要求他们将楚皇给交出来,然后让太子登基,他们就可以退兵。
但是,谁敢做这个决定?
陆青铁青着脸看着齐王。
齐王的也面色铁青。
“王爷,您看……”陆青有些拿不定主意。
齐王说:“沈修远向来聪明,这恐怕是他的一种计策。”
李澜清说:“如今,我们只有广征贤人了。”
几个人一商量,就张榜纳贤,想要从民间招来能人,为他们出谋划策。
如果能有人献上良计,以解他们九城之危的话,便能得白银三千两,官拜郎中。
俗话说,重金之下必有勇夫。
于是前来献计的人多而又多。
不说哪个部的郎中,那正五品大官,可是很多人这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。
就单说那三千两白银,那可是够他们吃好几辈子呀。
奈何,前来献计的人多,但是有良计的人几乎没有。
他们能想到的,都是齐王他们想过但是不合适的。
这些人信口雌黄,胡言乱语。
若不是有齐王在,他们指不定还能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呢。
渐渐的,李澜清他们的热情也就渐渐的退去了。
心里想着,难道沈修远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了吗?
再也没有人比他更加聪明了吗?
这时候,有一位年长者,在他儿子的搀扶下来给陆青献计策。
陆青连忙让人把他给请进来。
但是,这老人顿时就闹起了脾气,说陆青瞧不起人,没有亲自出来迎接,他转头就走,非要回山里去。
侍卫见了立刻留住了老人家,立刻让人进去请陆青。
陆青一听说这个,顿时就来火了,说:“爱走走。”
齐王说:“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