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飞出大气层。
进入真空后就可以不断的进行加速,这样在进行深空探索任务的时候,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。
哪怕是火星探索,时间上也不用再飞十个月之久。
飞往月球更是可以按小时计算。
这里就扯远了,在会议室里不少人的眼神陷入思虑之时,陈某人朗声说到:“限制上大家不用担心,我们有足够的技术优势,可以打开这个缺口。”
“大家接下来可以整理一些华夏航天那边有的,咱们急需的技术,我会专程走一趟谈论这件事的。”
“同时大家如果有对火箭发动机感兴趣的,有相关技术储备的,都可以打报告申请调整,近期我准备将推进实验室合并,分为两个项目组,一个小组继续负责电磁推进器,一个小组负责火箭发动机。”
对待这些官方性质比较重的工程师,陈尘能做的就是交心,坦诚的对待这些借调而来的工程师,搞火箭发动机就是要搞火箭发动机。
没必要藏着掖着。
当然,除此之外我们陈某人也有一个商业套餐,“我们的静海先锋航天器的设计已经有不少的版本,我想将其中的某些版本拿出来改一下,改成旅游飞船。”
“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收入,也可以增加我们的些许经验。”
现在陈尘说的这些商业化项目,可不是在说假话,目前的红星从材料研发到方案设计,制造(除火箭发动机),几乎垂直整合了整个华夏的产业链。
据不完全统计,整个产业链有数百家公司,在为红星提供各种设备,资源,材料等等。
这就是一家龙头企业带来的产业链进步。
手机这个东西就不说了,红星对产业链的推动那是有目共睹的。
半导体产业红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,将华夏的半导体产业链推到了新的高度。
现在又到了航空航天。,
一发火箭,一颗卫星,牵扯到的零部件都是数以万计的,这其中的产业链公司,分别负责不同的分工,根据红星的需求去研发生产。
甚至可以说西方是老马推动了他们商业太空产业链的发展(如果有的话)。
那么东方,红星就是在推动整个航天产业链的发展。
有需求才会有生产,有商业价值才会有更多的技术被发展。
随着未来产业链的发展,太空旅行项目的成本也会不断的下降。
完全可以从超级富豪阶层,下降到普通平民用户阶层。
如此一来,成本会进一步的降低,也将为华夏在商业太空旅行市场上面开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