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前的宫变过后,李玄尧在东宫时纳的那几个妃嫔,除了妙娅公主外,其他三位的母家都受到了牵连。
有父兄在朝中做官的,则是被革职的革职,被发配的发配。
至于妙娅公主,母家毕竟是邻国,蔺太后就算眼里再容不了沙子,手也伸不到南裕国去。
事后处理李玄尧的余党和后宫时,蔺太后便将妙娅公主和其他三位妃嫔一起扔到了皇陵附近的佛寺,让她们带发修行,终身与青灯古佛相伴,为衡帝守陵。
而关于这四位妃嫔的去留,李玄尧自登基后便一直忙于朝政,处理蔺太后留下的那些烂摊子,再加上江箐珂产子,根本无暇来处理此事。
本打算再过段时日再说,没想到这四位妃嫔听闻李玄尧回京登基后,便自己主动寻了来,甚至还有带着父兄来宫城外跪求。
对于此事,朝中大臣不仅觉得天经地义,还甚是积极地劝李玄尧将四位重新收入后宫。
毕竟是李玄尧当年纳到后宫的女子,只因宫变被发配到了佛寺守陵、守节,并未犯下任何祸乱宫闱、以下犯上的大罪。
这回来讨个名份,亦是人之常情。
江箐珂对于此事,暂时保持观望。
不同于以往,她不作也不闹,给了李玄尧充足的时间来处理此事。
若是出于不得已的原因,李玄尧不得不将这四位妃嫔收入后宫,违背当初的诺言,江箐珂勉强也可以接受。
毕竟,想要求一国之君的后宫只有她这一位皇后,似乎有些天方夜谭。
李玄尧重夺江山不易,前朝制衡有时又与后宫息息相关。
而朝中大臣们之所以这般积极支持四位妃嫔回宫,也都各有算计。
算计来算计去,无非是在为各自的家族铺路,打破后宫只她一人的原则。
纵使李玄尧百般承诺,又如何拗得过文武百官,扛得住岁月对情感的冲击。
但有一点江箐珂很肯定。
无论如何,她都不会再当逃兵。
这个皇后当定了,她的两个孩子也守定了。
绝不会像母亲那样,为情所困,决绝地丢下她和江止、二哥哥离去。
没有母亲长大的心酸,江箐珂比谁都清楚。
凤鸾轩的寝殿里,此时仅有江箐珂和喜晴二人。
哄睡了小皇子和小公主后,喜晴同江箐珂聊起了那四位妃嫔的事。
“听谷丰说,近几日的早朝上,总有几位大臣力劝皇上将那四位妃嫔重新收入后宫。”
“他们说除去妙娅公主,当年那三位妃嫔的母家虽无显赫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