阈茗与宋墨成婚后不过半个月,英国公府便低调为宋宜春报丧,将宋宜春的死讯传出去。
大部分人对于宋宜春的死并没有什么感触,毕竟他是过去式,如今的英国公是宋墨。
这一日,朝堂之上气氛凝重。边境传来急报,力真部落频频侵犯边境,局势危急。
邬阁老力荐启用定国公带兵出征,然而窦世枢却提出反对意见。
窦世枢表示,若打仗时间超过三个月,军粮问题必将影响春播,这对国家民生将是巨大的冲击。
而邬阁老为首的一众官员闻言,毅然下跪死谏,恳请皇帝采纳他们的建议。
皇帝面色苍白,强忍着咳嗽,艰难地开口,决然驳了邬阁老的提议。
想当初让蒋梅荪停职的确是权宜之计,如今宋墨在朝,为了计划顺利,蒋梅荪仍然需要隐忍。
与此同时,定国公与宋墨亲自为定国军牺牲的战士们举行葬礼。说来也巧,宋宜春的葬礼竟也在这一日举行,且冷冷清清,无人问津。
于是,民间渐渐传出一些诋毁之声,指责宋墨作为英国公,竟不出席父亲的葬礼,反而去参加定国军战士的葬礼,此乃大不孝之举。
云阳伯顾玉听闻此事,怒不可遏,带人将那些乱嚼舌根的人拉到小胡同里狠狠教训了一番。
随后,他来到宋墨面前,表明自己会永远支持他。
宋墨拍了拍顾玉的肩膀,真诚地说:“谢谢了。”
顾玉腼腆地一笑,回应道:“兄弟之间不必客气。”
次日,朝堂之上风云再起。
有大臣弹劾英国公宋墨,称老英国公宋宜春的葬礼太过简陋,而作为嫡长子的宋墨未出席葬礼,实乃大不孝之罪。
皇帝闻言,剧烈地咳嗽起来,当着众大臣的面,怒斥宋宜春不慈不忠不仁不义,将其贬为庶民,言明他不配让英国公为其送葬。
最终,宋宜春即便已入土,也要重新挖出,换个普通棺椁再行安葬。
至此,众人皆心知肚明,皇帝对英国公宋墨的爱重非同一般。
在这些波云诡谲中,阈斯离被调职到冷灶几乎无人关注到。
阳光透过窗棂,洒在屋内。中午时分,阈茗悠悠转醒,只觉腰部酸痛难忍。
白芷听到动静,轻轻走进屋内,一边小心翼翼地伺候阈茗起床,一边轻声说道:“姑爷天不亮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