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年。
“从七八年开始就在谈,不过一直没有什么进展!”
“最近他们那边的公司倒是答应我们的条件,但是我们又不答应了!”
“主要是对方的条件,李先生你们的条件要苛刻太多!”
“他们要百分之五十的股份!”
“而且他们的技术授权也没有李先生这边完整!”
“但是对方又不愿意只拿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!”
“而且对方在技术授权方面也比较苛刻。”
“所以这件事情现在的走向还不好说。”
“京都方面不想再谈了,但是地方上还想谈。”
“进度方面的底线就是百分之三十五,而且还要技术完全授权!”
“要是再按照前面各自百分之五十的股份,恐怕有很多反对的声音!”周科长一口气说了很多东西。
李松听到这话呵呵一笑。
自己就是一条鲶鱼!
自己用技术入股跟内地合资的企业占据的股份。
以后其他外资公司单纯技术与设备入股的话,肯定不能超过自己合资的这个股份。
因为这些当官的,谁要是谈的股份比自己还要多的话,就会有很多人让他下不了台。
以后其他外资公司想要占据更多的股份,唯一的出路就是不但要拿技术,还要拿设备,还要拿钱!
也就是说李松凭借一己之力就抬高了合资的门槛。
再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,很多公司就知道赚内地的钱。
本来说的市场换技术,结果几十年都没把技术吃透!
主要是这些外资公司在内地培养了一些利益群体。
这些利益群体不愿意发展自己的技术。
正是因为市场换技术,让我们在内燃机方面的路越走越窄!
后来我们不得不在新能源方面发展。
“我们大家投资各做各的!”
“完全没必要对比我的投资来做。”
“我毕竟是中国人,他们毕竟是外国人。”李松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漂亮话。
周科长听到这话也是呵呵一笑:“李先生,这话我会转告给上级部门!”
周科长也看得很清楚,李松给内地做了这么大贡献,技术完全授权,还包括材料技术,各种工艺技术,才要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。
这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门槛!
以后谁要是不按照这个标杆以及门槛来,那么他就准备倒霉!
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。
“我们公司也可以进行技术授权,比如动力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