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相让,
无奈之下,朱元璋只得将他们赶走,并吩咐人打扫殿内。
他看着地上的一个个泥脚印,心中没有不满,反而看向朱标,叮嘱道:
“国朝大事,两件最重,种好地,打好仗,
这些人都是有本事的人,于国朝有益,
若是有朝一日朕不在了,标儿要待他们好。”
太子朱标脸色严肃:
“父亲身体康健,莫要说此等不吉利的话。”
“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,哪还有这般忌讳,
朕不怕死,但不想死,为父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办”
说到这,朱元璋眼窝深邃,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:
“为父还要看着标儿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,能够撑起这大明天下,
放心吧,朕顶得住。”
“还请父亲放心,儿子定当竭尽全力!”
“哈哈哈。”
朱元璋笑了笑,转而看向一旁静静站立的郭英,笑道:
“郭四啊,你那个去打仗的儿子怎么样了?好像是叫.郭铨?”
身穿甲胄,有些威武的郭英脸色古怪起来,拱了拱手:
“回禀陛下,臣六子的确名为郭铨,
此时就在陆云逸军中担任火枪兵副职,与徐增寿一同操持火枪兵之事。
前些日子他送来家书,直言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勋,
臣看后.甚感欣慰。”
朱元璋的脸色柔和了几分:
“好啊,前些日子九江也来信了,
说他学了不少本事,还说军中太苦了,
其他同僚都不知道累,只有他一天天看起来病歪歪的,打不起精神。
这些小子,天生富贵,不知民间疾苦,
在军中待着,谁不累,都是强撑,
只是他有退路,大不了当个闲散国公,尤为明显罢了。”
大概是心情舒畅,郭英觉得,今日陛下话都多了起来。
他笑了笑,连连点头:
“陛下说的极是,郭铨先前也是个不上进的,
我与他说了,以后老子的钱他一分也别想花,这才老老实实从军去了。
现在看,倒是对了,
陆云逸这个小子,倒是弄出了不少新东西。
不过五千兵,凭借火枪就能破十万人营寨,
放在以前,想都不敢想啊。”
此话一出,朱元璋的脸色凝重了几分,同样点头:
“火器是个好东西,但军中都是一些老家伙,
他们不喜欢用火器,觉得麻烦还杀不了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