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也像是东方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故事,加了个狐狸妖怪的表皮……余切始终是一个中国作家!”
王濛要的就是这话。而且还补充道:“同志们!余切不仅仅是个中国作家,还是我们《人民文学》自我上任改版以来的优秀作家。”
“他为文坛带来了新题材,新风气。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,不得不说,也贡献了一点小小的力量。”
嗨!
早说啊!
原来是夸你自个儿呢!
《东风压倒西风》的前半部分,在大陆播出之后,更印证了王濛的假想——余切高于其他作家,所以塑造余切这个文学品牌的我们,也高于其他文学人。
这个纪录片已经经过了剪辑,进行了适当程度的美化。然而,余切在其中的表现仍然让全国人感到惊讶。
宫雪在里面消失了,一刻也没有出现过。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群不认识的美国精英。
他们遍布整个社会,是医生、律师、独立撰稿人,《时代周刊》的摄影师。
余切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受欢迎,同时,余切对美国出版人的态度接近于上级面对下级,而且直接得多。
这打碎了很多人的“美国滤镜”。
美国人刚强、坚毅、自由……不是的,在这里,他们会为了余切的一句话小心翼翼,然后在摄像机前摊开手,反复强调:你们看到了,我是尊重余切的。
和这档节目同时播出的是针对美国的旅游节目。这是蜜月期间制作的宣传片,因为太多中国人不了解美国,或是妖魔化美国,或是跪拜美国。里面的主持人赵中祥用磁性的声音,这样形容美国:
“他们利用欧洲先进的基础科学,发明了电报,电灯,飞机,这些新兴的技术使得社会……大为改观。”
这个宣传片和余切的纪录片同时播出,只间断了十五分钟。
观众们便看到:
余切在获奖后的自言自语。“莫马迪是谁?印第安人还剩多少?只剩下几十万人了?这也太可悲了!”
而宣传片说:“美国以最快的速度,广泛的引进欧洲先进的技术和设备,从纺织机、蒸汽机、内燃机……美国的工业发展走了捷径,他们由东向西迅速发展……”
余切和莫马迪私下交流。“印第安人已经消亡,我一直在想象,有什么样的小说,可以促使我们团结起来。”
宣传片道:“是什么神奇的魔术?使美国能够力克群雄?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?”
余切赤着膀子,跳进波士顿附近的河水。周围的人都替余切鼓掌,莫马迪给了余切一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