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走到门口了。
“一个时辰后还书。”她顿了顿,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,“有些东西,不该被忘了。”
门关上了。
沈微婉坐在原地,把那张夹页对着光看了好久。然后从袖袋里掏出炭笔和一张废纸,一笔一画认真抄下配方。抄完后,把夹页放回原处,书也仔细归位。
她走出藏书阁时,太阳已经偏西了。
第二天清晨,她比平时早了一个时辰到局。
御苑边上长着几棵老梨树,枝头刚冒出嫩芽,叶子还蜷缩着。她挑了一根带着三片新叶的枝条,迅速折断塞进袖中,转身离开。
回到尚食局,她把梨枝用沸水煮了一遍,晾在干净的布巾上。趁着交接班混乱的时候,又偷偷从药材柜角落取了一小碟剩下的玫瑰露——那是前日煎药后没人收拾的残液。
糯米粉是她刷蒸笼时一点点攒下来的边角料,不多,但够做一次尝试。
午后续火的空档,灶台没人用。她趁大家不注意,把糯米粉加温水调成浆,拌入蜂蜜和玫瑰露,搅匀后倒入梅花形状的小模子,再垫上消毒过的梨叶,放进小蒸笼。
火不能太大,大了会塌;也不能太小,小了蒸不熟。她守在灶前,眼睛盯着蒸汽,耳朵听着水声。
七分钟。
她掀开盖子。
三枚小巧的糕点静静躺在梨叶上,洁白如雪,表面浮着淡淡花香,边缘微微翘起,真的像一朵朵盛开的梅花。
她夹起一枚,轻轻咬了一口。
甜而不腻,入口即化,玫瑰香和梨叶的清新交织在一起,尾调还带着一丝蜂蜜的暖意。不是多贵重的味道,却让人心里一下子安静下来。
她闭了闭眼。
这味道……一定有人记得。
当晚夜宵前,她把三枚玉雪酥摆进一只素瓷小碟,又撕下一小片宣纸,写下:
“古方试制,清甜润燥,或可安神。”
没有署名。她在纸角用胭脂轻轻按下一个梅花印——是用指甲蘸了女子梳妆用的一点红,压出来的。
她找到值夜的老太监赵公公,对方正蹲在廊下喝热茶。
“赵公公,劳您件事。”她把碟子递过去,“说是尚食局新研的醒神小点,陛下若不嫌弃,尝一口也好。”
赵公公眯着眼